在陇西大地,上邽城仿若一颗璀璨明珠,稳稳地镶嵌于广袤无垠的黄土之上。晨曦刚刚崭露头角,那柔和的光线恰似缕缕金色丝线,轻盈地穿透如轻纱般的云层,继而温柔地为这座古老且质朴的城郭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薄纱。城中,赵充国早已精神抖擞地起身,笔挺地立于自家庭院之中。晨风吹拂而过,肆意撩动着他的发丝,而他身姿挺拔得犹如一棵苍松,那坚毅的目光仿若能穿透层层迷雾,直直地凝视着远方,眸中跳跃闪烁的,是对未来无限美好的炽热渴望。平日里,赵充国除了诵读经史子集,便是刻苦练习射箭与刀术,可成为一名能够在疆场之上纵横驰骋的骑手,这个梦想宛如一簇熊熊燃烧、永不熄灭的火焰,一直在他胸腔之中烈烈燃烧,热度丝毫不减。
于是,赵充国满怀期待,快步跑到祖父赵圣面前,一脸诚恳地恳求道:“爷爷,我想学习骑马!”
赵圣微微挑眉,眼中满是慈爱与好奇,反问道:“哦,为什么呀?”
赵充国握紧了拳头,眼神坚定,说道:“爷爷,您看那战场上,将士们骑着骏马冲锋陷阵,多威风!我也想变得那般厉害,以后能保卫国家,建功立业!”
赵圣听闻,心中暗自欣慰,这孙儿小小年纪,竟有如此远大志向。赵圣与上邽县令、县尉交情极为深厚。当老人家听闻孙儿这般心愿后,心中不禁暗自思忖:“这孩子志向远大,若能得名师指点,定能成就一番大业。” 凭借着自己多年在这一方积攒下来的人脉,赵圣辗转联系,费尽周折,终是为赵充国争取到了向张县尉学习的宝贵机会。
赵充国得知这一好消息后,兴奋得整个人都好似飘在了云端。次日清晨,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,他便早早地起身,仔仔细细、一丝不苟地整理好衣冠,怀揣着那如小鹿乱撞般激动的心情,和祖父赵圣一道,马不停蹄地奔赴张县尉府邸。一踏入府门,远远瞧见张县尉,他急忙快步上前,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,言辞中满是恳切:“张县尉,久仰您骑射技艺高超,威名远扬四方。我一心渴望成为出色骑手,恳请您收下我,传授我骑射之术。”
张县尉目光如炬,仿若能看穿人心,仔仔细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少年,只见他身姿矫健挺拔,浑身上下仿若有使不完的劲儿,蓬勃朝气四溢。那眼神之中,更是透露出一股坚韧不拔、绝不轻易言弃的执着劲儿。张县尉心中不禁暗暗点头,当下便爽快地应允道:“好!看你这孩子有股子冲劲,我便收下你了。”
第二日,天色微明,启明星还在天边闪烁。张县尉便带着赵充国来到马厩。尚未踏入马厩,便有那骏马此起彼伏、高亢激昂的嘶鸣声传入耳中。马厩里,一匹匹毛色油亮光滑的骏马,身姿矫健,宛如即将奔赴战场、英勇无畏的战士,在微风轻轻吹拂下,悠然晃动着那长长的鬃毛。张县尉稳步走到一匹骏马身旁,伸出宽厚温暖的大手,温柔地抚摸着它的鬃毛,而后语重心长地对赵充国说道:“孩子,骑马并非易事,其中门道可多着呢。首先,要和马建立深厚感情,赢得它的信任。马通人性,你对它真诚相待,它自然会听你指挥。”
赵充国若有所思,小脑袋认真地点了点,学着张县尉的样子,缓缓伸出手,轻轻抚摸马的脖子,嘴里还轻声细语道:“马儿呀,往后咱们就是好朋友,你可要乖乖的。” 仿佛真的听懂了他的话,马儿打了个响鼻,亲昵地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。赵充国心中一阵惊喜,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。
在张县尉的悉心教导下,赵充国就像春日里茁壮成长的禾苗,进步飞速,很快便掌握了基本的骑马技巧。然而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如潮水般涌来。一天,马厩里新来了一匹烈马。这匹马浑身肌肉紧绷,好似一座随时可能喷发、威力巨大的火山,不停地高声嘶鸣着,前蹄高高扬起,奋力地试图挣脱那束缚它的缰绳。飞扬的尘土之中,它宛如一头愤怒到极点的狮子,那气势汹汹的模样,让人望而生畏。
赵充国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剧烈跳动的心镇定下来,迈着沉稳的步伐,缓缓向烈马靠近。他紧紧盯着马的眼睛,试图从中找到一丝信任与安宁,轻声说道:“别怕,我不会伤害你。” 就在他伸手去摸马脖子时,烈马突然转过头,张开大口恶狠狠地咬来。赵充国迅速缩手,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,但他眼神坚定,没有丝毫退缩之意,心中暗自给自己打气:“我一定能驯服它!”
他绕到马身后,目光仿若粘在了马身上,紧紧跟随着马的一举一动,时刻寻找出手的最佳时机。突然,他如同猎豹捕食一般,迅猛地冲上前去,死死抓住马缰绳,用力一拉。烈马剧烈挣扎,带着赵充国在原地疯狂打转。赵充国双脚稳稳地扎根在地上,双手青筋暴起,拼尽全力攥紧缰绳。
“孩子,小心!” 张县尉在一旁焦急大喊,眼神中满是担忧,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帮忙。
赵充国咬着牙,浑身肌肉紧绷,每一块肌肉都好似在发出怒吼,与烈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较量。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,周遭的一切都静止了。不知道过了多久,烈马终于渐渐安静下来。赵充国轻轻拍了拍马脖子,长舒一口气:“好样的,咱们是朋友啦!” 那一刻,他真切感受到与马之间建立起一种奇妙的联系,也深刻领悟到,驯服烈马不仅需要强大的力量,更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和勇气。
此后,赵充国驾驭马匹的能力愈发娴熟,犹如经验丰富的老骑手。张县尉决定进一步指导他练习弓箭、弩等兵器的使用。
一日,张县尉带着赵充国来到空旷的靶场。靶场上,箭靶整齐排列,犹如等待将军检阅的士兵,庄严肃穆。张县尉拿起一把单体弓,递给赵充国,耐心讲解道:“这是单体弓,构造简单,由单一材料制成。但它射程和威力有限,在西汉军队中,更多使用的是复合弓。复合弓由木材、牛角、筋等多种材料复合而成,制作工艺复杂,射程远、威力大,是战场上的利器。”
说着,张县尉又拿起一把复合弓,开始演示射箭动作,“看好了,一手持弓,一手拉弦,搭箭后,通过控制拉弦的力度和角度,调整射击的方向和力度,做到心、手、箭合一。这其中,心境最为重要,不可心浮气躁。”
赵充国目不转睛地看着,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,接过复合弓,依照张县尉的指导,小心翼翼地尝试射箭。“嗖” 的一声,箭飞了出去,却偏离了靶心。赵充国皱了皱眉,满脸懊恼。
张县尉走过来,拍了拍他的肩膀,安慰道:“别着急,射箭讲究心平气和,切不可心浮气躁。这需要反复练习,才能找到感觉。每一次射箭,都是对自我心境的一次磨练。”
随后,张县尉又向赵充国介绍弩的使用方法。他拿起一把擘张弩,说道:“这是擘张弩,力量较小,用手拉弦就能操作,适合单兵作战,射击速度快,在战场上能迅速对敌人发起攻击。” 张县尉一边演示拉弦、装箭、发射的过程,一边详细讲解操作要点。赵充国全神贯注地学习,眼睛紧紧盯着张县尉的每一个动作,耳朵仔细聆听每一个要点,很快便掌握了操作技巧。
张县尉接着指向一旁的蹶张弩,说道:“这蹶张弩力量大,仅靠手臂拉不开,得用脚蹬辅助。” 说着,张县尉将弩放在地上,脚踩弩身,双手拉弦,展示给赵充国看,“借助腿部和腰部的力量,就能拉开强力的弩,让弩箭射得更远、更准。不过,使用蹶张弩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力量,你要多加练习。”
张县尉又指着远处一架庞大的床弩,介绍道:“这是床弩,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,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,待机发射。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,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,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、蹶张弩,在攻城守城时,威力巨大。”
在张县尉的悉心指导下,赵充国在骑马、射箭和射弩方面的技艺日益精湛。他能在飞驰的马背上,如臂使指,准确射中远处的目标。但赵充国并未满足于此,他深知,真正的战争,不仅需要高超的骑射技艺,更需要卓越的智慧和谋略。每当夜幕降临,万籁俱寂之时,他总会独自陷入沉思,思索着如何在战场上灵活运用所学,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,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闪耀篇章。